荷兰农业模式在非洲国家可行吗?

2022-06-28

在自然资源极度贫乏的条件下,荷兰却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农业奇迹,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业出口国,凭什么?

荷兰的国土面积有4万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7702平方千米,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在3%以下,也就是说荷兰用约3%的劳动力,创造了约2%的价值。

其实,荷兰农业的先天条件和非洲国家农业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如土地资源的缺乏,人多地少的现状等,导致粮食生产很难完全满足消费需求,需要大量进口。

但是,荷兰蔬菜、花卉的出口量却在全球占了很大的比重,也使荷兰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的农业出口国。

同样人多地少,为何荷兰是农业强国而中国不是、非洲国家?

 

荷兰农业的4个基本特点

 

1、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荷兰耕地不足,促使其比任何国家都更重视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大多农业企业都采用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

荷兰农业无论是蔬菜或花卉,一般都是专业化生产,多品种经营。这种专业生产有利于设施专业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形成规模效益。同时专业化生产促进了专业领域的研究,使企业有长足的发展后劲,也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市场份额。

专业化还体现在经营方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寻找独到的市场,完全按市场需求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方向,有效地抑制了相同产业或产品挤占市场“独木桥”的弊端。各农产品生产企业都有各自的经营特色,独领风骚,使市场行为更加规范有序。

 

2、规范有序的市场经营模式使生产与销售有机结合:

 

在荷兰,农产品的销售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规范的市场体系为荷兰的农产品快速进入消费领域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和保障。

温室企业生产的产品均标有生产厂家、注册商标和产品品牌,消费者就是通过产品品牌从市场上购买自己满意的农业商品。

荷兰农业产品市场分类较明确,比较集中的有农产品拍卖市场、蔬菜拍卖市场、温室作业机具和专用产品市场等。

 

3、完善的配套服务系统:

 

对于农产品,及时的运输和运输前后良好的存储条件至关重要。荷兰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可靠的运输部门及有效的分拨系统为此提供了保证。

 

4、工业化的农业:

 

温室农业由于摆脱了自然气候的影响,完全可以实现按照工业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包括种植过程、产品包装以及销售方面。温室产业中广泛采用现代工业技术,包括机械技术、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实现了全封闭生产、完全摆脱自然条件束缚,全年均衡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荷兰农业的4个主要做法:

(1)、专注优势领域,打造精品产业:

荷兰被誉为“欧洲花园”和“花卉王国”,听到“郁金香”,我们就会想到荷兰。这就是荷兰对外打出“花卉招牌”,将花卉产业完全地变成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支柱。

(2)、发展订单农业,规避市场风险:

荷兰农场大都采取订单生产,即农产品经纪人和运销户与农民签订协议。订单中规定农产品收购数量、质量和最低保护价,使双方享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和约束力,不能单方面毁约。

订单的买方会定期前来检查订单的执行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农户只需承担生产风险,按照订单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就可以了。

(3)、依托家庭农场,推动规模经营:

家庭农场是荷兰农业的主体,很多同一区域的小农场选择“抱团模式”,不少庄园农场还加入合作社。

(4)、发展设施农业,突破资源瓶颈:

荷兰光照不足、土地资源稀缺,对农业生产形成严重制约。因此荷兰人投入大量资金,依靠世界领先的玻璃温室技术,建立起世界一流的设施农业系统。

 

2个成功案例:

 

1、库肯霍夫公园:

 

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以南80公里处,是世界上最大的郁金香公园——库肯霍夫公园,占地28公顷。每年三到五月间,数百种郁金香争奇斗艳,美轮美奂。

园内各种树木2500多棵,种类达87种,各类花卉达700万株以上,而仅郁金香就高达450万株,种类达1000余种。五颜六色的花卉将库肯霍夫装点成了花海。那迷人壮美的景象让库肯霍夫拥有了“欧洲最美丽的春季花园”的美称。

 

2、公园花卉分布图;

 

如果仅有园艺农产品的生产,库肯霍夫是不可能有如今的知名度的。作为郁金香产区,库肯霍夫起步于农业,但成就它的,是其高度商业化的运营。

面对花海,库肯霍夫采用“多层次”种植方式,合理安排园内花卉的开花时序,游人在公园开放的两个月内随时都可以观赏到盛开的鲜花。在库肯霍夫公园,还建有风格百变的灵感花园及有着数百座雕塑及艺术品的艺术公园,定期举办花展,主题花车巡游等特色活动。

采用多元经营,在公园开放的两个月内,以收取门票的必要消费和观光、餐饮等选择性消费为主要收入来源,一系列旅游衍生产品为辅,最大程度利用公园的每一块地方。

库肯霍夫以花为主题,衍生出各式各样的活动与商品,这些极富本地色彩的商品成为国际市场的宠儿。可以说,当今的库肯霍夫,已经成为了世界最大的“体验式鲜花购物中心”。

 

3、羊角村; 

 

羊角村隶属于上艾瑟尔省的斯滕韦克兰自治市,距阿姆斯特丹约120km,是位于荷兰东北部的著名历史村庄。因在挖掘煤矿中发现很多羊角而得名,同时也有“荷兰威尼斯”的美称。

1969年,羊角村各利益主体开始筹备相关事项,1974年当地的土地开发委员会正式组建,并制定了土地开发规划。在征得61%的农民和农业土地所有者同意后,该规划在1979年正式实施。

规划覆盖约5000公顷的土地,其中2600公顷集中用作农业生产用地,2400公顷用作自然保护用地。

自然保护用地中900公顷是农户土地,250公顷作为开放水域。几条特定水道可用于旅游休闲,其他水道则对旅游关闭,以保护当地的生态。

 规划首先提升当地基础设施,拓宽增加道路,优化交通可达性;新建抽水站,降低农业区域地下水位提高土地生产效率。

农场布局,使农户更接近自己的土地,方便农户进行作业;若农户土地被划定为生态保护区,政府则补贴因为农业生产受到限制的补偿金。

旅游休闲区被限制在几条水道和两个重要湖泊及邻近的村落中,不会影响其农业发展。土地开发将农业、生态保护、旅游休闲用地分离,实现了地域上的分区化和产业上的专门化。

 

4、没有公路的羊角村鸟瞰图:

 

羊角村良好的生态条件,如今仍保持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没有汽车、没有公路,只有纵横密布的河网,和176座连接各户人家的小木桥。整个乡村就是一个公园,一个公园田园社区,现在每年拥有不少于50万人次的游客量。

 

荷兰农业的经验启示:

 

荷兰农业之所以如此成功,是有着多样化的原因在的。

 

1、高效运行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荷兰有着相当发达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系统,这三项被誉为荷兰农业发展和一体化经营的三个支柱,三者的协同发展形成了著名的“OVO三位一体”。

政府对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非常重视,把促进其发展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以农民为核心,建立全国性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网络,是荷兰农业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基本经验。

 

2、合作共赢的农业合作制:

 

荷兰的农业是以家庭农场为经营方式,但是,各农户彼此间视为具有共同利益的集体,而不是竞争的对手,他们生产的产品几乎完全相同,在市场上销售也没有自己的标志,因此他们全部具有相同的市场地位。

由于这种共同的特点,各农户间便结合起来,其实就是为农场服务的合作社。这些农业生产、供销、农机、加工、保险、金融等民间组织,以及农业生产中的各种专业性的合作社都为农户的农业生产提供各种周到的社会化服务。

 

3、因势利导的农业政策:

 

荷兰农民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如此惊人的成就,还得力于政府特有的农业政策。荷兰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并以此为中心制定政策措施。

视地如金的荷兰政府为使有限的土地得到高效的利用,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国家气候特点和国情的农业发展战略及政策,如鼓励农民避开需要大量光照和生产销售价位低的禾谷类作物的生产,充分利用地势平坦、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奶业和高附加值的园艺作物。

不仅如此,政府通过提供补贴、政策引导,扶植了一批私人公司,这些公司包括一些专业化的咨询公司、生产资料公司、技术服务公司等。

在市场体系下这些组织的作用日益明显,在促进技术推广、信息流通和社会化服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此外,政府也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政策。

*本网发布的文章、图片,部分为转载,版权归作者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