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大面积养殖方法

开始时间:2022-06-17 参与人员:

一、蚯蚓的养殖基本情况

       在蚯蚓养殖过程中,蚯蚓饲料(家禽粪便、酒糟、蔗渣、剩余饭菜、废血和动物内脏等)的发酵处理是个关键,如饲料没有发酵或发酵不彻底,将产生有害气体,酸碱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使蚯蚓逃逸、不产茧甚至死亡。利用EM原液对粪料进行发酵处理,粪料发酵时间大大缩短,异味降低,而且饲料发酵好以后,pH值自然会达到6.5~7.5,不必调节,直接就可以饲喂,饲料利用率大大提高,蚯蚓产茧多,繁殖快,产量提高2~3倍。

image.png

1.1蚯蚓生活习性:
  几种蚯蚓养殖的不同用途 
  作中药材 适宜养殖的蚯蚓品种主要是参环毛蚓,又名广地龙。 
  产粪肥农田 这种用途的蚯蚓品种主要有白茎环毛蚓,松土、产粪,肥田效果较好。 
  作水产饵料 代表品种有湖北环毛蚓等。宜在池、塘、河边湿度较大的泥土中生活,在水中存活时间长,不污染水质。 
  林业用蚯蚓 该类蚯蚓主要有威廉环毛蚓,喜在林、草、花圃地下生活,产粪肥田。 
  生产蚯蚓肉、蚯蚓粪 这种蚯蚓为爱胜属类,较常见的是赤子爱胜蚓,适宜我国多地区养殖,喜吃垃圾和畜禽粪。

1.2蚯蚓生长需要的环境:
  1、 喜温:15℃-25℃为最佳温度;
  2、喜湿、怕干:蚯蚓体内含水量80%左右;
  3、喜暗、怕光:蚯蚓昼伏夜出;
  4、喜空气、喜静,疏松饵料有利蚯蚓生长。

1.3蚯蚓食物品种的来源:
  动物性饲料:即牛粪、马粪、猪粪、鸡粪等各种畜禽粪便。 
  植物性饲料:即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秸秆,各种野草、树叶等。 
  垃圾性饲料: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烂菜叶、烂水果、西瓜皮、烂西红柿、废纸及一些工业废弃物。


二、蚯蚓的价值

 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最早在距今2500年以前的《诗经》中已有记载;《小戴礼记》的《月令》篇也有记述:“孟夏之蚯蚓出,仲冬之月蚯蚓结”;唐代东方虬的《蚯蚓赋》中对蚯蚓的形态、习性等更有绘影绘声的描述:"雨欲垂而乃见,暑既至而先鸣,乍逶迤而鳝曲,或宛转而蛇行。内乏筋骨,外无手足,任性而上,击物便曲”。

  对蚯蚓的全面记述,是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嗣后还有《草木经》、《本草纲目拾遗》等。

image.png

2.1传统药材,沿用至今:

蚯蚓在中药里叫做“地龙”,是一味传统的药材,已沿用至今。蚯蚓性寒,味微咸,具清热解毒之功效。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由蚯蚓配制的药方就有40余种。蚯蚓具有解热、镇静、平喘、降压、抗惊厥等功效,能治疗水肿、闭尿、慢性肾炎、高热烦躁、抽搐、疹毒内攻、闭经、半身不遂、麻木、咳嗽急喘、肺炎、结核、支气管扩张、小儿急慢惊风,狂、癫、痛,高血压、口眼歪斜、风湿、痹症、膀胱炎、膀胱结石、黄胆等多种疾病。无论是偏方、验方中均可见到蚯蚓这味中药。蚯蚓的浸出液不仅可治疗丹毒、腮腺炎、溃疡,还可加入膏、霜、膜中,可消除雀斑,防止太阳辐射等,是很好的美容保健护肤品。

 分析表明,蚯蚓体内含有地龙素、地龙解热素、地龙毒素、蚓激酶、黄嚓吟、抗组织胺、胆碱、胆甾醇、核酸衍生物、B族维生素等多种药用成分。地龙素内主要含有酪氨酸,可扩展支气管,有抗组织胺作用,能缓慢降低血压,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能力;蚓激酶用于治疗脑血管梗塞等病症,蚓激酶口服或注射液已投放市场。

2.2蚓粪、水产养殖的优质蛋白质饲料:

我们知道,蚯蚓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随着世界各国畜禽饲养和水产养殖迅速发展,畜禽和水产饲料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饲料、蛋白质饲料需求量大,传统的鱼粉等动物蛋白饲料严重不足,导致目前畜禽饲养和水产养殖产业发展不尽人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因此,开辟蛋白质饲料的新来源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重要的问题。


三、国内外蚯蚓养殖发展概况

        在美国,人工养殖蚯蚓自60年代至今已有四十年历史,十几万个养殖场遍及全国,加州最大一家养蚓企业年产蚓粪30万吨,产值高达9000万美元。300家大型养蚓企业成立"国际蚯蚓养殖者协会"并创办蚯蚓学校,蚯蚓已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医药,环保,畜牧,食品及轻工业等领域。

image.png

      在国内,蚯蚓养殖经历曲折之后,已步入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以蚯蚓为原料的保健酒,饮料,生长剂,有机肥,制药,食品等正异军突起,蒸蒸日上。我国生产的纯地龙粉,"龙泰钙胶囊"高活性蚓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栓胶囊。仅一年用于制药达千吨。以北京大环蚯蚓厂为依托的北京环宇科贸公司,是以生产蚓粪做草坪肥,花卉肥发展起来的,现已形成年产蚯蚓5000吨,蚓粪1万吨的产业体系,是唯一渡过我国发展蚯蚓低谷的最大的专业性蚯蚓养殖龙头企业。现已开发出花卉专用肥,草坪专用肥,果树专用肥,绿色蔬菜肥,我国蚯蚓的养殖产业已成熟的走向市场。

 
四、蚯蚓养殖的市场前景

       蚯蚓养殖业,不仅为发展畜、禽、水产业等开辟了动物蛋白质饲料的新来源,也为城市净化环境、处理公害找到了新途径。随着对蚯蚓深度的应用研究,还可为食品、医药等工业提供有价值的原料。国内医药方面每年蚯蚓就达数亿万吨,这为人工养殖蚯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国际市场每吨干蚯蚓15万元,国内市场每吨干蚯蚓10万元,甚至更高。

       蚯蚓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蛋白质饲料,它含有极为丰富的营养价值,蚯蚓体内含有18种氨基酸,各种矿物质以及维生素。因此,蚯蚓用来养殖泥鳅、黄鳝等水产品,代替鱼粉,不仅长的快,又能增产,肉质好,还可降低成本。将蚯蚓制成蚯蚓粉,作为猪的生长剂,用来养猪、养鸡、养鸭,提高它们的营养价值。     

       蚯蚓全身都是宝,不仅价值高、应用广泛,还能处理城市垃圾废物、积造肥料、净化环境,更重要的能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其养殖前景将十分广阔。 

 

五、蚯蚓养殖项目地及条件   

5.1项目落户乐山优势

       养殖项目落户四川乐山优势一是政策宽松;二是饲料来源丰富;三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自然条件优越。

5.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的建设是根据四川省“十二五”发展计划提出的促进畜牧业发展实施,充分利用乐山丰富的自然和人力资源优势,有利于解决当地土壤缺肥,有利于解决养殖场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问题,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地方经济。

      第一、蚯蚓能够改良土壤,能大大地肥沃土壤,促进植物的生长;  

      第二、蚯蚓可以作为动物的饲料,饲养效果好,且动物吃了后,生长健壮,减少动物的疾病;

      第三、蚯蚓也是很重要的药材,能够治疗多种疾病,例如蚯蚓可治疗许多妇科疾病及小儿受惊等;   

      第四、蚯蚓养殖技术简单且投资较低。

 

六、蚯蚓养殖建设规模

6.1 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分为三个期段,分四年完成:

第一期规模共占地60亩,厂房面积30000平方米(简易),每年采收5-6次,每次出产蚯蚓5000kg,每年按5次计算:5000kgx5=25000kg;

       第二期规模共占地70亩,厂房面积50000平方米(简易),每年采收5-6次,每次出产蚯蚓粪30000吨,每年按5次计算:蚯蚓粪30000吨x5=15万吨;

      第三期规模共占地70亩,年出产蚯蚓分离产品500吨,厂房面积50000平方米(包括办楼、研发、质检、职务缩舍)

6.2投资规模:

      第一期投资300万人民币;

      第二期投资300万人民币;

      第三期投资1900万人民币;       

       总投资2500万人民币

6.3蚯蚓养殖设备:

       养殖箱、桶、蛇皮袋、钢架、蚯蚓布料机、蚯蚓粪猪粪粉末有机肥生产线、蚯蚓清洗机、汽车多台、铲车。

6.4建设周期:

      A.第一期用2年时间,主要利用空间利润积累,建设周期4一8个月完成;

      B. 第二期用一年时间,建设周期6一10个月,第二期建成后可解决周边大型养猪(牛)场近1-2万头猪(牛)的粪污染问题;  

      C. 第三期,建设周期一年时间。

 

七、饲料准备

7.1适合大面积养殖的饲料只有三种:牛粪、猪粪或牛粪、猪粪以任意比例相加。

7.2饲料发酵:

 

image.png

  将牛粪或猪粪、混合粪放到平地上摊开10—25厘米厚,晒至5到6成干左右。接着将这些粪料架堆起来,可以采用长方形、半圆柱形堆法,每堆一层(厚15—20厘米)粪料就淋300到500倍的“EM”一次,如此重复铺4—7层,直至水渗出为好;若采用垃圾,一层垃圾一层粪地堆。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在气温较高季节,一般第二天堆内温度即明显上升,3—4天可升至60—70℃,以后逐渐下降。当堆温降至40℃时(这个过程需要约15天),则要进行翻堆(把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去重新堆制,并再加入“EM”)。饲料发酵好以后,测试PH值,蚯蚓饲料一般要求适宜PH值为6.5—7.5,但很多动植物废物的PH值往往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例如:动物排泄物的PH值是7.5—9.5,因此对蚯蚓饲料的PH值要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它接近中性,以适合蚯蚓生长。

7.3调制和添加营养促食物质的方法:

  以一立方米基料为例,取水100公斤,加入尿素2公斤、食醋4两、糖精5克、菠萝香精4盖,混合在水中溶解,先取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翻堆后再把另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过二天即可使用。在蚯蚓的饲料里添加了柠檬酸、香精、糖精,把蚯蚓的饲料调制成蚯蚓最爱吃的水果香甜味,蚯蚓从此不但不逃走、不挑食,而且食量增加,从而大大地加快了生长速度、提高了产量。

image.png


八、蚯蚓种苗及养殖技术

       蚯蚓养殖过程中,对于蚯蚓饲料(家禽粪便、酒糟、蔗渣、剩余饭菜、废血和动物内脏等)的发酵处理是个关键,如果饲料没有发酵或发酵不彻底,将产生有害气体,酸碱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使蚯蚓逃逸、不产茧甚至死亡。利用EM原液对粪料进行发酵处理,粪料发酵时间大大缩短,异味降低,而且饲料发酵好以后,pH值自然会达到6.5~7.5,不必调节,直接就可以饲喂,饲料利用率大大提高,蚯蚓产茧多,繁殖快,产量提高2~3倍。

8.1种苗:

  目前最适合大面积养殖的品种是大平二号。此蚓一般体长50~70毫米,体腔直径3~6毫米,成蚓体重0.45~1.1克。体上刚毛细而密,体色紫红,但随饲料、水份等条件改变体色也有深浅的变化。这种蚯蚓除体腔厚,肉多,寿命长,能适应于高密度饲养外,还有繁殖率高,适应能力强,易于饲养等优点,非常适合人工大面积养殖。

image.png

8.2饲料加工:

A.适合大面积养殖的饲料只有三种;鸡粪、猪粪或牛粪、猪粪比例任意相加。

 B.饲料发酵;将牛粪或猪粪、混合粪放到平地上摊开10—25厘米厚,晒至5到6成干左右。接着将这些粪料架堆起来,可以采用长方形、半圆柱形堆法,每堆一层(厚15—20厘米)粪料就淋300到500倍的“EM”一次,如此重复铺4—7层,直至水渗出为好;若采用垃圾,一层垃圾一层粪地堆,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在气温较高季节,一般第二天堆内温度即明显上升,3—4天可升至60—70℃,以后逐渐下降。当堆温降至40℃时(这个过程需要约15天),则要进行翻堆(把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去重新堆制,并再加入“EM”)。饲料发酵好以后,测试PH值,蚯蚓饲料一般要求适宜PH值为6.5—7.5,但很多动植物废物的PH值往往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例如:动物排泄物的PH值是7.5—9.5,因此对蚯蚓饲料的PH值要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它接近中性,以适合蚯蚓生长。

  C.调制和添加营养促进食物量的方法;以一立方米基料为例,取水100公斤,加入尿素2公斤、食醋4两、糖精5克、柠檬酸、菠萝香精4盖,混合在水中溶解,先将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翻堆后再把另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过二天即可使用。在蚯蚓的饲料里添加柠檬酸、香精、糖精,把蚯蚓的饲料调制成蚯蚓最爱吃的水果香甜味,蚯蚓从此不但不逃走、不挑食,而且食量增加,从而大大地加快了生长速度、提高了产量。

8.4分期饲养:

  按蚯蚓个体的发育阶段给予不同的养殖管理,是蚯蚓人工养殖能否取得高产的关键。传统的“几世同堂”混养法,由于在采收利用上无法分别大小:超过最佳收获期的成蚓,来不及采收,浪费饵料和养殖设备;未到最佳收获期的幼蚓,采收则降低产量,人工分拣又增加劳动强度,人工养殖时,须建立专门的种蚓池与生产蚓池。 

8.5箱式立体养殖:
       将相同规格的饲养相重叠起来,可以进行立体集约化养殖,这是目前常采用的养殖方式之一。
       先做木箱与架子,架子可用钢筋、角铁焊接或用竹、木搭架,也可用砖、水泥板等材料建筑垒砌。养殖箱长50厘米、宽35厘米、高25厘米左右,放在饲养架子上,一般放4~5层。
       在箱中垫10厘米以上松土,上面加盖透气的防逃网。养殖时,注意通风换气、调节温度与土壤湿度,保持土壤的清洁与室内卫生。 

8.6养殖管理 :

  蚯蚓养殖分种蚓、蚓茧孵化、前期幼蚓、后期幼蚓和成蚓等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管理要求如下:

  A. 孵化床的管理;孵化基厚度以10厘米至15厘米为宜,孵化基要保持碎细和湿润,每平方米可孵蚓茧5万至6万个,孵化基每月用铁叉松动一两次,以利通气与幼蚓成活。 

  B.前期幼蚓管理;待孵化基大部分粪化时,要及时除粪,用下投法补料并及时扩床,以降低幼蚓密度。 

  C.后期幼蚓和成蚓管理;后期幼蚓生长迅速,要增加除粪补料次数,用下投法补料并及时扩床养殖;当性成熟进入繁殖期后,要发挥蚯蚓生产和产茧优势,不失时机地降低养殖密度或及时采收利用,或取代旧的种蚓。

 

 

      D.薄饲勤除;成蚓每月投料两次,除蚓粪、取蚓茧或倒翻饲育床三四次,每次给料厚度为15厘米至20厘米,始终保持饵料新鲜透气,创造蚯蚓最佳生态环境。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利用蚯蚓生长繁殖的优势期(性成熟前后,以蚓体出现环节为标志)实行短期(一般以1个月为宜)高密度养殖,而又增加采收次数,及时调节和降低种群密度,保持生长量和采收量的动态平衡,是夺取蚯蚓高产的关键。 

  F.轮换更新;通过种蚓的不断更新和养殖床的周期轮换,不仅保证了种群的旺盛,而且也避免了在同一床位长期养殖同一蚓群而形成的种群自然衰退,种蚓宜每三四月更新一次。 

8.7养殖密度的控制:

 

 

       蚯蚓养殖的最佳密度,以每平方米2.8公斤至3.1公斤或每平方米2万条为宜,在此范围内,投种少、产量高。前期幼蚓养殖密度可稍大于每平米3万条或每平方米2.5公斤;后期幼蚓至成蚓养殖密度可逐渐降至每平方米2万条左右。进行密度控制应与轮换更新结合起来,将种蚓床、孵化床、前期幼蚓床、后期幼蚓床按1:1:2:4的面积比建造,结合扩床养殖,即可达到控制密度的要求。

 

8.8日常管理:

 蚯蚓是变温动物,环境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繁殖等,而且温度也对其他生活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蚯蚓;因此,温度是直接影响蚯蚓生长发育和产卵状况的重要生态因子。一般来说,蚯蚓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蚯蚓没有特别的呼吸器官,它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的,所以蚯蚓躯体必须保持湿润。如果将蚯蚓放在干燥环境中,蚯蚓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就不能保持湿润,因而不能正常呼吸,蚯蚓马上会发生痉挛现象,不久就会死亡。蚯蚓体内水的成份极大,占体重的75%以上,因此,防止水份丧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当然,土壤过于潮湿对蚯蚓的生长发育也是不利的。由于蚯蚓喜食细,烂,湿的饲料,尤其是它要靠皮肤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来呼吸,因此对蚯蚓来说,保持一定的水份供应特别重要。蚯蚓抗急剧干燥的能力很差,其生育环境的最适湿度为70-75%。蚯蚓养殖的全过程均需充足的新鲜空气。为了保持饲养床始终处于疏松、透气状态,可采取以下措施:基料厚度不得超过规定高度,必须时时予以削减;饲养一段时间后可适当翻动1次基料,将上、下层基料翻动,调换位置,既可使下层基料疏松、透气,又有助于上、下层基料湿度趋向一致。蚯蚓的放养密度与蚯蚓的种类、生育期、养殖环境条件(例如食物、养殖方法和容器)、及管理的技术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平方米面积,25厘米高的培养基中可放养密度为:种蚯1.5—2万条,孵出至半月龄,可放养8—10万条,半个月到成体可放养3—6.5万条,在养殖蚯蚓时适时扩大养殖床,调整养殖密度,取出成蚓,这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A.秸秆类饲料加工;用稻草、秸秆(裁成小段更好)先铺一层(厚10~15厘米)干料,然后在干料上铺粪料(4~6厘米厚),如此重复铺3~5层,每铺一层用喷水壶喷水(EM原液就在此时加入粪堆中,一吨粪料需要EM10公斤兑水100公斤左右),直至水渗出为好;如采用垃圾,一层垃圾一层粪,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如果用100%粪料,先把粪料晒至五六成干后架堆,用EM兑水淋湿,用薄膜盖严。
      B.翻堆;在气温较高的季节,一般第2天堆内温度就会明显上升,4~5天可升至60℃~70℃,以后逐渐下降,当堆内温度降至40℃时(这个过程需12天)则进行翻堆,把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并再加入EM稀释液。冬天翻堆2~3次,夏天翻堆1次。
      C.投喂;饲料发酵结束后,扒开饲料淋水散热后即可使用,投喂时一般采用上添法和侧喂法,上添法就是把饲料铺盖在原有已被蚯蚓吃过的饲料上,每10~15天进行1次;侧喂法就是取出部分已吃完的饲料再把新饲料添在一边,下次添加另一边。

       蚯蚓的大面积养殖与小规模养殖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主要体现在蚓种选择、提纯复壮、饲料准备、蚓床方案、管理措施、病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

8.9病害防治:

       A.饲料中毒症;发现蚯蚓局部甚至全身急速瘫痪,背部排出黄色或草体液,大面积死亡,这是新加的饲料含有毒素或毒气。这时要迅速减薄料床,将有毒饲料撤去,钩松料床的基料,加入蚯蚓粪吸附毒气,让蚯蚓潜入底部休息,慢慢就可以适应了。

      B.蛋白质中毒症;如发现蚯蚓的蚓体有局部枯焦,一端萎缩或一端肿胀而死,未死的蚯蚓拒绝采食,有悚悚颤栗的恐惧之感,并明显出现消瘦。这是由于加料时饲料成分搭配不当引起蛋白质中毒。饲料蛋白质成分的含量不能过高(基料制作时粪料不可超标),因蛋白质饲料在分解时产生的氨气和恶臭气味等有毒气体,会使蚯蚓蛋白质中毒。发现蛋白质中毒症后,要迅速除去不当饲料,加喷清水,钩松料床或加缓冲带,以期解毒。

       C.缺氧症;如果发现蚯蚓体色暗褐无光、体弱、活动迟缓,这是氧气不足而造成蚯蚓缺氧症。其原因有如下几点:①、粪料未经完全发酵,产生了超量氨、烷等有害气体;②、环境过干或过湿,使蚯蚓表皮气孔受阻;③、蚓床遮盖过严,空气不通。

      此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处理。如将基料撤除,继续发酵,加缓冲带,喷水或排水,使基料土的湿度保持在30—40%左右,中午暖和时开门开窗通风或揭开覆盖物,加装排风扇,这样此症就可得到解决。

      D.胃酸超标症;在发现蚯蚓痉挛状结节、环带红肿、身体变粗变短,全身分泌粘液增多,在饲养床上转圈爬行,或钻到床底不吃不动,最后全身变白死亡,有的病蚓死前出现体节断裂现象。这说明蚯蚓饲料中淀粉、碳水化合物或盐分过多,经细菌作用引起酸化,使蚯蚓出现胃酸超标症。处理方法是掀开覆盖物让蚓床通风,喷洒苏打水或石膏粉等碱性药物中和。

      E.水肿病;如发现蚯蚓身体水肿膨大、发呆或拼命往外爬,背孔冒出体液,滞食而死;甚至引起蚓茧破裂或使新产的蚓茧两端不能收口而染菌霉烂。这是因为蚓床湿度过大,饲料PH值过高而造成的,这时应减小湿度,把爬到表层的蚯蚓清理到另外的池里。在原基料中加过磷酸钙粉或醋渣、酒精渣,中和酸碱度,过一段时间再试投给蚯蚓。

       蚓体出现痉挛状结节,变粗而短,环节红肿,全身粘液分泌增多,蚯蚓变白而死亡。原因是蚯蚓吃了有毒的饲料,如在畜粪堆附近喷过农药,蚓床上浇了污染的水,在蚯蚓暂养育壮处曾堆放过化肥、农药,运送蚯蚓的容器接触过有毒物品,以及暂养蚯蚓放在薄膜上又不漏水,喂的饲料太潮,蚯蚓生活的环境过分潮湿,气温高时出现蚓体变白,少数死亡。如因毒害出现这种情况,可采取多次喷水,让有害物质随水洗掉,还要勤添精饲料米糠、麸皮等;室内暂养蚯蚓发病,则要搬离。如因过分潮湿造成蚓体变白,可添加发酵过的干畜粪或精饲料,与原有潮湿料和蚓粪拌和,并将薄膜取出,如发现已有少数死亡,即搬入蚓床饲养,以使尚能活动的蚯蚓恢复健壮。

8.10采收与加工:

 

      一般1.5~4.5天就产卵一粒,卵茧约33天孵化出幼蚓,孵化率97%,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6.8条,幼蚓生长38天左右达到性成熟,一条蚯蚓一个月内产的卵茧,逐渐能孵出50~80条小蚯蚓,全生育期(即生长周期)60天成熟,也就是说每年可采收5-6次。

     A.蚯蚓的采收;向下翻动驱赶法,在养殖床表面,用多齿耙疏松表面的床料,等待蚯蚓往下钻后,用刮取表面的蚓粪,反复进行疏松床料和刮取蚓粪,最后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收捕成蚓的目的。采用此法收取,效果很好,这种方法简便,一人一天可捕集蚯蚓150kg。

     B.手抓(可戴塑料手套)或用定制铁质扁刺小钉耙;将多数蚯蚓已性成熟的蚓床表层铲出放在薄膜上,堆高50多厘米后,用耙多翻动几次,蚯蚓受到刺激就一直向下部移动直至薄膜,将表层蚓粪及饲料(有卵茧)逐渐取出搬回撒布在蚓床上,最后将采集到的大部分大蚯蚓过秤暂养。

 

 

    C.蚯蚓的加工;将蚯蚓晒干或烘干,密封包装,通知收购单位收购。

    D.蚯蚓粪的加工;将蚯蚓粪阴干,过筛,简易包装,通知收购单位收购。

 

 

 8.11场地要求:
    A.背向太阳、通风、排水良好,以适应蚯蚓喜阴暗,昼伏夜出的习性;
    B.场地应能防水浸、雨淋;
    C.避开人场嘈杂、噪声、震动严重的地方;
    D.无农药和其他毒物污染,并能防止鼠、蛇、蛙、蚂蚁等的危害;

 

8.12水质要求:
    水干净、卫生、无污染,最好使用地下水;
8.13土质要求:
    A.最好使用腐殖土,严禁使用粘土;
    B.酸碱度呈中性。

 

九、效益分析:(按占地60亩计算)
9.1 年投入支出成本:
  A.2万头牛粪(猪粪,鸡粪,养蘑菇下脚料) 12000立方米,每立方米10元,每年共计12万元;

B. 60亩地蚯蚓种苗2400公斤,每公斤按成本30元计共7.2万元;

C.占地费60亩 每亩300元,每年共计1.8万元;

D. 水电工具计8000元;

E. 员工工资:20人,每月2500/人,每年共计60万元;

F. 包装、运输费150万元

G.其它支去:每年35万元。
合计:266.8万元人民币  

9.2年产量:

A. 繁殖采收说明:

      每个卵茧孵出幼蚓6.8条,一条蚯蚓一个月内产的卵茧,逐渐能孵出50~80条小蚯蚓,全生育期(即生长周期)60天成熟,也就是说每年可采收5-6次,产量应按5次采收计算;

B. 产量:

 每次出产干蚯蚓5000kg,每年按5次计算:5000kgX5=25000kg;

       每次出产蚯蚓粪30000吨,每年按5次计算:蚯蚓粪30000吨X5=15万吨;

       可解决周边1-2万头大型养猪(牛)场的粪污染问题。

9.3市场价格:

      全国蚯蚓批发价大约为34元/公斤,市场价格较为平稳。

      目前干蚯蚓在国际市场每吨15万元—18万元;安国药都市场每公斤干蚯蚓批发价110元—33元;北京大环蚯蚓厂蚯蚓粪每吨出售价600元。

       鲜蚯蚓出售给特种水产养殖场,每公斤8元左右;花鸟市场或钓鱼者,每公斤可卖60元(3元1两)。   
9.4年收入:
  A. 年产干蚯蚓25000公斤,每公斤价格110元=275万元;

       B. 年产蚓粪 15万吨,每吨价格600元= 9000万元;

       C. 蚯蚓地龙素、蚓激酶未提取纯化,不计算;

合计:9275万元  

9.5纯利润:
      9275万元(总收入)一266.8万元(总支出成本)=9008.2万元(总利润)

 

十、蚯蚓与环境保护   

       目前农业生产上过分依赖化肥,使土壤板结、酸化,土壤内的微生物以及其他土壤动物活动条件恶化,数量锐减,土坡肥力减低,生态失去平衡。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产生的大量动物粪便无法处理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大量的秸秆被焚烧掉不但浪费资源且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蚯蚓在地球上分布广,数量多,生物量大,这是一项巨大的生物资源。蚯蚓每时每刻无不对于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默默辛勤耕耘着,无论在农田里、花园里,还是高山、草原、森林土壤中均可见到蚯蚓的踪迹。有资料表明,一般苹果园每亩有干落叶80千克左右,入冬前 90 %以上均被蚯蚓拖入土穴中,逐渐吞食。在温带森林里,每亩有166.7—244.0 千克落叶,热带森林中每亩有366.7—1000千克的落叶。这些植物的残渣主要先由蚯蚓破碎和分解,然后再由喜氧和厌氧的微生物分解、消化掉。在草原上,许多枯草和牲畜粪便主要靠蚯蚓的破碎和分解。

       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蚯蚓是属于分解者,蚯蚓的掘穴、松土破碎、分解有机物,更为土壤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增强了微生物的活性。蚯蚓的消化道即成为某些土壤微生物继续活动的场所,蚯蚓的分解功能在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参与了自然界碳氮循环,能将有机碳还原成无机碳,分解、消化和同化各种形式的氮。蚯蚓在自然界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在日本造纸厂利用蚯蚓来处理纸浆污泥,不仅改善了环境,消除污染,而且还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如日本有一家造纸厂,从美国进口了125吨蚯蚓,用来清除造纸厂的纸浆残渣。过去这家工厂为了清除纸浆残渣,每年要花40万美元。引进这批蚯蚓后,把蚯蚓粪出售,一年就把购买蚯蚓的钱赚回来了。日本有一种面积为0.5平方米、深30~50厘米的饲养箱,每箱可养蚯蚓1000条,两年后可增殖到10亿条每天可吃50吨造纸废液,生产25吨蚯蚓粪。日本现有大小蚯蚓养殖厂200多家,其中以九州和北海道最为发达。在兵库县有一家最大的蚯蚓工厂,养殖10亿条蚯蚓,每年可处理食品厂和纤维加工厂的6万吨污泥。

       例如,一般年产10万吨纸的造纸厂,每年约有 4.5万吨左右的废弃纸渣,如果用蚯蚓来处理,即可生产出 0.2万吨左右的蚯蚓,1.5万吨左右的蚓粪,这将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在美国一蚯蚓生产工厂利用生活垃圾先粉碎后入沼气池,产生大量的沼气供市场使用,沼气产生完后用渣来养殖蚯蚓,蚯蚓全部出口。美国洛杉矶作过一次试验,把7.5吨捣碎的垃圾运到蚯蚓养殖场,不到一个月这堆垃圾就被100万条蚯蚓消化掉了。另外,在美国洛杉矶市蚯蚓养殖场饲养蚯蚓100万余条,每月即可处理垃圾7.5 吨;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公司养殖蚯蚓5亿条,每天可处理废弃物2000吨;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克劳克利用蚯蚓每周可处理垃圾20吨,同时可获得十几吨蚓粪和大量的新鲜蚯蚓,供花圃、农场以及其需要。

       由此可见,蚯蚓有着惊人的分解、转化能力,通常人们知道土壤微生物对死亡的动物尸体、植物残体、落叶、秸秆,动物的甲壳和角质,是先经过蚯蚓等土壤动物的分解破碎后,微生物才能进一步分解。世界上许多国家利用蚯蚓这一特殊功能来处理生活垃圾和许多有机废弃物,使生态处于平衡状态。试想,如果地球上没有蚯蚓参与分解、还原,就会出现尸体遍野,这种可怕的情景是难以想象的,地球也将成为一个没有生命的星球。      

十一、开发和利用蚯蚓资源

 蚯蚓养殖业与其他事业一样,需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1.1综合利用:

  在国外,养殖蚯蚓大多从综合利用来考虑,蚯蚓往往作为处理公害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并用来做饲料,因此成本较低

 在日本,蚯蚓养殖场大多设在造纸厂附近,让蚯蚓来消化掉造纸过程中排出的废污泥和残渣。这样既消除了公害,又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并且所得的蚯蚓和蚓粪,还可作饲料和肥料,一举两得。

11.2建立蚯蚓育种场和繁育体系:

 蚯蚓是较低级动物,遗传变异性较大,也容易退化,为了保持蚯蚓优良品种的高产、稳产、优质等性能,必须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地繁育蚯蚓良种,建立三级繁育体系,即蚯蚓良种场、蚯蚓繁殖场、蚯蚓生产场。

 良种场的主要任务是对蚯蚓进行驯化、引种、选育或杂交育种。按照预定的育种目标,运用基因工程、遗传工程、物理、化学等各种手段促使蚯蚓发生变异,进行选择、比较鉴定,培育出优良品种,达到早熟、高产、繁殖快、生长快、优质(蛋白含量高,适应性好)、稳产(如抗逆性强,包括抗寒、耐热、抗旱、抗盐碱、抗酸等,饲料适应性强等)、低耗(饲料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的目标。因此良种场必须要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较好的设备条件。生产场的主要任务是大量生产蚯蚓和蚓粪。饲料可就地取材,注意产品的开发和综合利用,降低成本。其养殖规模可大可小,并尽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繁殖场的主要任务是将良种进行大量繁殖,以便向生产场提供足够的种蚯蚓。

11.3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增殖率:

 在一定的时间内,蚯蚓单位面积的产量高低主要取决于蚯蚓的增殖倍数,即增殖率。蚯蚓的增殖率又主要由下列因素所决定:每条蚯蚓每年产蚓茧数,蚓茧的平均孵化率,即每个蚓茧平均孵出的幼蚓数,幼蚓成活率和蚯蚓的世代间隔天数。因此,首先要选择增殖率高的蚯蚓种进行养殖。

11.4蚯蚓安全性:

 蚯蚓虽可作为优质的饲料和上佳的食品,又可作为药材,但在使用前必须认真仔细地分析和检查,看蚯蚓是否已感染上寄生虫(因蚯蚓为某些寄生线虫和绦虫的中间宿主,往往因鸡、猪食用而感染)。

      据知蚯蚓可使鸡患9种寄生虫病,猪患6种寄生虫病。蚯蚓能从土壤和饲料中吸收锡、铅、汞、砷等重金属元素以及磷、有机氛、有机氯等,并可成十倍地在体内组织中富集。

      因此在养殖蚯蚓过程中要严禁使用被重金属,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氛等农药污染的或带有寄生虫的饲料来喂养蚯蚓。以保证所养殖出来的蚯蚓安全性。